笔趣阁 > 血雨苍穹 > 第五百一十回 南京称王

第五百一十回 南京称王

笔趣阁 www.bqg520.cc,最快更新血雨苍穹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鄱阳湖大战,汉王陈友谅被朱元璋手下大将一箭射死,时年四十四岁,这位曾经一心成就霸业的枭雄终于与世长眠,其部下张定带着陈友谅的尸体逃走,选择一处墓穴好生安葬,正面横书“江汉先英”,背面横书“三楚雄风”,足见张定对陈友谅的尊崇敬仰之情,可惜陈友谅一死,其所属部将纷纷自立相互攻击,张定推陈友谅之子陈理为王

    统治江州不提。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险胜,最后还是胜了。留下朱文正留守洪都,对于自己这位年轻的侄子朱元璋大为赞赏,如果没有朱文正不足三万人足足拖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断然不会有鄱阳湖的胜利,当然其中刘基先用

    火攻破去陈友谅水师,更是救了朱元璋一命居功甚伟。

    朱元璋亲率水师返回金陵,一路上谈笑风生,多半是谈论鄱阳湖之役,不仅扫除心头大敌,了却朱元璋多年心愿,更是得到陈友谅水师精锐,朱元璋实力大增。

    返回金陵大加封赏,刘基、徐达、常遇春等人尽数得到金银等物,唯独一人暗不做声,此人正是一箭射死陈友谅的郭英,武艺了得,按功不在徐达等人之下。

    朱元璋看在眼里道:“郭英将军一箭可抵百万兵甲,更是将功劳分与兵将难得可贵!”

    郭英道:“诛杀陈贼本是份内之事!”

    朱元璋哈哈大笑:“有赏!”回到金陵整顿三军,得知陈友谅原本占据的武昌等地乱成一团,张定拥立陈理为王,命徐达为帅,常遇春为将,降将傅友德为副将统兵八万收服陈友谅地盘,徐达大军过

    处纷纷投降,唯有一人便是这位大汉忠臣张定。

    大兵压境,张定道:“我受先王之恩,自当以死报国!”陈理不过就是一个黄毛小子不免热泪盈眶,张定率领两万勇士占据高冠山依据地利之险与徐达大军周旋,高冠山犹如一个高高的帽子扣在上面而得名,既然称之为高自然

    十分险峻,更是进攻江州的必经之地,张定选择这里绝对是最佳位置。徐达下令攻山,张定指挥若定,依据山势奋勇拼杀,攻山大军顿时人仰马翻,马本就适合平原突击,如今这样的山势似乎无法凸显骑兵的优势,只得采用步兵长枪进攻,

    连番冲杀始终无法攻破张定的防守,这位老兄似乎是对当日洪都城内朱文正守城之法大有心得,石块,弓弩准备充足。

    眼见天黑,徐达只得退兵,召来常遇春、傅友德商量对策。

    常遇春道:“此山过于狭窄陡峭,不利大军行进,只能采用精兵克敌之法突破对手防线才行!”

    徐达点头道:“伯仁所言极是,只是张定率领的汉军异常凶猛,今日连番攻势都被对手挡住,不知可有办法!”

    傅友德道:“元帅,不如明日我与伯仁各带一路兵马同时从两侧杀上,元帅中路佯攻,到时或许能攻下高冠山!”

    常遇春道:“这个办法好!”

    徐达点头,三人商议完毕吃罢晚饭各自回营准备。第二天对阵,徐达率军中路佯攻,步兵大多手持盾牌护住身体慢慢向上攻出,山上顿时巨石纷纷滚下,惨叫声连连,盾牌勉强可以挡住箭矢丝毫无法阻挡巨石之力,两侧傅友德、常遇春各带一百人偷偷向上摸去,对方的注意力大多被中路大军吸引,距离屏障不过十米终于被守军发现,顿时箭矢奔着两侧射来,顿时有人中箭倒下,常遇春舞动双斧挡开箭矢,几个跳跃跳上去四米多高,一块大石直奔头顶砸来,只得身形一闪退回去两米躲过巨石,弯身再上,傅友德那边同样遭遇攻击,傅友德身中两箭全然

    不顾奋勇冲上,这边常遇春率队同样攻上。傅友德险象环生,张定舞动大刀来战傅友德,傅友德身上有伤又要应付随时攻来的长枪箭矢不免左右难支,常遇春越战越勇,两把旋风斧轮开,犹如切菜一般,徐达中路

    大军压力顿时大减,命人猛冲,第一波攻势受阻,第二波攻势随即发动,终于攻上高冠山,守军四散而逃,张定仰天大笑面向陈友谅坟墓自刎身亡。可怜一代忠臣良将,张定身死,陈理无人可依一身素服拜了自己的父亲陈友谅率众出城投降,至于占据其他州县的陈友谅旧部纷纷来降,多半是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陈

    友谅原本占据的城池土地财富尽归朱元璋所有。朱元璋收服陈友谅旧部,一时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以前不敢想的如今终于敢想了,那就是称王,自己当皇帝,刚刚入主金陵之时众人曾劝朱元璋称王,朱元璋自然有所动

    心,不过刘基送上九个字令朱元璋打消这个念头,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现实告诉朱元璋这九个字确实字字真机,缓称王令朱元璋免受攻击积攒力量,高筑墙、广积粮同时为洪都守卫战奠定基础,虽然其中不乏豆腐渣工程在内,毕竟有了高度

    厚度,如今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被灭,小明王身死,似乎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朱元璋称王。朱元璋建都南京,因南京又称吴地,所以想来想去只能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

    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明朝开国时定都南京,可为什么朱元璋不定都在他的老家凤阳而选择南京呢?这里还有一段典故,据说当年朱元璋定都的时候想选择老家凤阳,有一天他便和刘伯温一起

    到凤阳考察选址。当时的刘伯温已经看出朱元璋是坐定江山以后必杀功臣的过河拆桥之人,于是当朱元璋提出在凤阳建都的时候,他便提出反对。当时朱元璋为什么想选址凤阳呢?而刘伯

    温又不想让他选择凤阳,其实都是同一个原因。就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猪不能离开猪圈”,朱与猪谐音,所以朱元璋想定都凤阳,想子子孙孙做皇帝,而刘伯温则相反。刘伯温呢说明定都凤阳的种种弊端,和朱元璋一时僵持不下,朱元璋也不太想不给刘伯温面子,便提出说“不选择凤阳也可以,那就选择一箭之地吧”。说白了就是做个样子,一箭之地不还在凤阳境内,能跑那去。没想到

    刘伯温也同意了。于是朱元璋便拿出一枝箭,搭弓射出。那想到此时突然飞出一只鹰,叼起箭就飞走。原来这是刘伯温使的计,变一只鹰出来搞破坏。朱元璋便派出一对人马,跟着鹰走,

    一直到了南京。君无戏言,朱元璋只好同意定都南京。大家可能也奇怪了,为什么定都南京会对朱元璋不利呢?原来刘伯温早已给南京看过相,南京是一个燕子窝形状,成不了大器,朝代不会留长。在鹰叼着箭往南京飞的过程中还出现另外一个典故,就是在鹰飞的过程中间,它累了,也渴了,就在一个山涧的地方停下来喝水,于是从那以后这个地方就

    取名“鹰涧”。现在这个地方还叫这个名字,它的标志就是一个高高的柱子上立着一枝叼着箭的鹰,就在凤阳县总铺镇境内。当然选择建都南京多半是因为朱元璋一直住在南京,也就是金陵,南京城更是当时朱元璋所统治地方的经济中心,所以才会选择这里。